ROOM DISPLAY
房型展示

豪华套房 商务大床房

课程安排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物流类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新标准宣贯与教师AI能力提升研修班(武汉站)

来源:鼎盛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2025-06-20 03:01:25

  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对物流类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新标准理解,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物流职业教育人才教育培训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适配,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物流行指委)研究决定,开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物流类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新标准宣贯与教师AI能力提升系列研修班。

  研修培训全年滚动开班,首期研修培训将于2025年4月11日-14日在武汉举行,培训同期将举办“‘育见未来’物流教育产教融合校企行(武汉站)”活动。

  (一)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物流类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新标准宣贯与教师AI能力提升研修班(武汉站)

  2.物流类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新标准下物流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方案、课程、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思路;

  3.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物流类专业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与能力提升、教育学生的方式创新;

  本次活动将组织参训教师赴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武汉铁路物流中心开展当地考验查证,进一步探索现代铁路物流体系发展与建设情况。活动同期将邀请铁路物流领域专家围绕产教融合工作推进路径、人才教育培训与实践创新等主题通过专题报告、案例研讨等形式进行深度交流。

  本次研修班将深入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武汉铁路物流中心开展当地考验查证,进一步探索现代铁路物流体系发展与建设情况。通过“研修+当地考验查证”的新模式,助力院校教师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素养,逐步推动铁路物流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200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高职学院,2004年由铁道部移交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学校是国家“双高计划”建筑设计企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是全省党建工作示范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法治建设示范学校、湖北省平安建设优胜单位、湖北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60多年的历史积淀,学校确立了“立足铁路、服务湖北、面向社会”的办学定位和“以人为本、开放创新、特色发展”的治校方针,走出了“跟着铁路转,联合铁路办,帮助铁路干,乘势谋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近15000人,教职员工1200余人,开设专业45个,组建十大专业群,覆盖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维护整个产业链,同时覆盖通信技术、电子信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商贸物流、医疗护理等专业领域。其中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群)4个,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骨干专业6个,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大类示范专业点3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专业3个,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9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9个,湖北轨道交通运营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群)5个,省级“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3个,首批对接湖北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重点专业(群)2个,主持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有国家级在线门,省级在线部教材获“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

  学校自1983年开办工程物资管理专业,2001年升格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此后,学校紧跟铁路货运与物流改革发展的步伐,顺应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调整,于2015年在省级重点专业物流管理、国家级示范专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两个专业基础上成功申报开办铁路物流管理专业,为该专业2016年全国首批获批招生的院校之一。2024年9月,学校当选铁路物流管理专业工作组组长单位。在专业建设发展中,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家在线门,省级高水平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获批“十三五”和“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5本,参与和主持国家、省级、行业教学成果奖5项。该专业教学团队3人获评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获得湖北省技术能手,1人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慧物流教师赛”一等奖。多年来,学校始终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轨道交通运输类技术人才,为物流管理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铁道运输管理与物流学院设有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速铁路客运服务、集装箱运输管理、现代物流管理、铁路物流管理6个专业,其中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湖北轨道交通运营职业教育品牌专业、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含专本联合)为国家示范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群专业之一、湖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湖北省重点专业、湖北省首批专本联合培养试点专业。学院有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具有高级职称以上教师25人,“双师型”素质教师41人,行业名师3人,校级名师3人。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01人。

  学院建有校内实训室22个,配备专职管理人员4人。校内实训室建筑面积3820平方米。其中,学院建有“云+智”物流实训中心、高速铁路接发列车实训室、高速铁路列车调度指挥实训室、高速铁路站厅实训室、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输实训室等数个数字化信息实训室,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风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合作,共建集生产、教学、培训和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室7个。学院现能够很好的满足主要专业的实训教学需求。同时与武汉站、武昌站、汉口站、广州地铁、佛山地铁、杭港地铁、湖北京邦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苏宁物流有限公司、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武汉光谷现代有轨电车运营有限公司等运输和物流公司合作,建有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武汉铁路物流中心(武铁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月25日。隶属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下辖独立运行的经营管理机构37个,参股合资公司2家,职工2366人,辖内货运营业部24个,营业室146个,作业线万m²,包括国家一级物流基地1个、国家二级物流基地10个。全年中欧班列(武汉)累计开行307列,国际多式联运班列891列,辐射欧美、东南亚、中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武汉铁路物流中心主要是做铁路货运、国际货运、多式联运、运输代理、全程物流总包、仓储服务、物流金融、装卸作业、铁路专用线委托运营服务、保险代理等经营业务。运输品类主要有煤炭、钢材、石油、粮食、化工、化肥、商品汽车、金矿、饮料食品、矿建、集装箱等。中心成立后,充分的利用滠口物流基地仓储资源,为中石油、宁夏煤业、国家能源等的大宗货物构建到达分拨中心,发挥“卸、储、运”一体化服务模式,基地总占地1550亩,内部拥有到发线万m²,年吞吐量已接近百万吨,已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化工品集散中心。作为国铁集团推进物流领域金融服务试点,武汉铁路物流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铁路运费贷,持续推广铁路运单物权化,开展铁路运费贷、贸易结算、质押融资三类物流金融服务产品试点,采取全程物流总承包、多式联运“一单制”的方式,减少物流中间环节,帮助客户提升运输效率,大大降低物流成本,畅通经济循环。2024年,武汉铁路物流中心全年完成货运发送量8508万吨,实现物流收入93.15亿元。

  武汉铁路物流中心贯彻落实习关于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做大货运、做优物流”企业使命,立足“五商”(铁路货运营销商、社会物流承运商、物流基地运营商、专用线运营集成商、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发展的策略,加速实现“三个转变”(运输向物流转变、坐商向行商转变、管理向服务转变),快速推进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火车头”,着力打造优质铁路物流公司品牌。

  伴随国产通用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市场对AI大模型的关注再次“升温”。DeepSeek的横空出世,赋予了物流行业及院校人才教育培训更多可能。中物联于2024年推出物流教育领域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中物灵境”,并启动“AI+物流”行动计划,助力推动教育、科技与人才协同发展。

  教育部印发了758项新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本次758项新标准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承担了本次所有的物流类新标准,共计10项。通过对新标准的宣贯,将有利于院校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开发、人才教育培训方案调整与创新等,助力院校物流人才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养和行动能力,促进专业教学紧跟产业和技术发展。

  3.住宿费用: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酒店标准间260元/间/天(含早),大床房260元/间/天(含早);

  4.证书颁发:参训教师完成学习后,可获得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培训结业证书”以及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设立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颁发的“专业技术人员学时证书”;

  6.缴费方式:培训费能提前对公汇款或扫码缴费(微信或支付宝),缴费需注明“武汉物流研修班”字样及所属单位全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物联”)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唯一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前身是国家物资部。政府授予中物联科技、行业统计和标准制修订等项职能,与国家统计局共同发布采购经理人指数(简称PMI),组织并且开展A级物流公司评估工作,参与国家政策和行业规划相关工作,是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是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单位、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和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

  教育培训部(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是中物联直属部门,承担物流行业人才培训认证工作,开展物流师、采购师、供应链管理师等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等级认证和联合国ITC项目培训与认证;承担教育部物流教指委和物流行指委秘书处工作,承担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是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5家培训评价组织之一,是国家级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是首个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国家级行业协会培训中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与供应链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人资委”)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下设专业委员会之一,人资委主要工作包括深入研究物流业人才需求与供给状况,提供政策建议,制定物流与供应链人力资源发展的策略,建设和完善物流与供应链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知识体系和标准体系,推动行业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开展咨询服务,助力物流与供应链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教育研究院(“研究院”)是中物联从事物流与供应链领域教育理论创新、专业咨询与院校服务的研究机构。研究院依托中物联平台优势、组织优势和专家智库优势,紧密围绕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产业需求,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深耕物流与供应链教育理论创新和典型实践,推动物流与供应链人才教育培训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研究院的经营事物的规模是:开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承接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研究课题;开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专业人才教育培训质量第三方评价工作;为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数字化、定制化项目咨询与服务。

  中物灵境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教指委、物流行指委经过3年的投入与研发,于2024年9月推出的首个物流、采购与供应链领域教育与培训人工智能专用大模型。目前中物灵境已经应用在中物联物流师、采购师、供应链管理师、碳排放管理员等多个认证项目的培训认证中,学员能借助中物灵境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并赋能个人职业成长;多所高校依托中物灵境在知识图谱与能力图谱构建、AI助教、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开展实践应用;中物联还与多个央国企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合作,为行业和企业的大模型提供知识底座和技能底座。用户都能够通过cflp.ai访问中物灵境及相关应用。